机械-中国集装箱航运市场-拐点-显现
“欧洲和北美航线市场将‘多云转阴’;新交付的超巴拿马型船的加入直接对欧洲和北美航线供求情势产生影响,日本航线市场则将难以见到‘春暖花开’。”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这份报告指出作为在航运货运代理市场上拼杀多年的代理商,周鹏对前两年为1个舱位费力周折的情形仍记忆犹新,不过现在,他几近不再为找不到舱位而担忧了。“我现在精力都放在找货主上面”。 周鹏是青岛东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市场经理,他经历了航运业从冷转暖,再到前两年近乎“火爆”的行情。 但现在,随着大型集装箱船舶运力的源源投入,2005年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终究开始出现转折,运力开始转向供大于求,运价也开始从高位回落。“转折就产生在去年下半年,那时货主听到我们的报价后,抱怨就开始少了。”周鹏说,现在和船公司打交道、订舱位容易多了,以致于刚刚过去的元旦节,他还头1次收到了船公司寄来的贺年片。 航运好景“不长”?航运市场的供求变化,上海航运交易所把它们写进了最新的研究报告——《2005年集装箱运输市场情势分析与2006年展望》(下称“报告”),这也是纷纭复杂的航运市场分析中,从独立的第3方视角来诠释当前和未来的集装箱运输市场的1份报告行政强拆如何赔偿。 报告对2006年的集装箱运输情势持谨慎乐观态度。缘由是全球集装箱船舶运力增长加快,供过于求的情势将加重,运输市场将显现软着陆。“欧洲和北美航线市场将可能出现‘多云转阴’;新交付的超巴拿马型船的加入将直接对欧洲和北美航线供求情势产生影响,特别淡季运输时的运力过剩将可能成为运价下跌的导火索;而日本航线市场则将难以见到‘春暖花开’。”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这份报告指出。事实上,关于2006年国际集装箱运价和租金是否是会有1个美好前景,辩论1直没有停顿过,船公司和货主常常是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向媒体和业界转达各自看法,普遍观点是,“要等中国农历新年过后,才能看清楚市场状态。” 大型船公司老总比较1致地看好未来航运市场,则它们需要向外界转达航运市场延续兴旺的信息,从而保持运价。 世界最大的航运巨头A.P.穆勒-马士基团体合伙人、全球集装箱业务首席实行官托米-汤姆森(TommyThomsen)在2005 年12月10日就对《第1财经日报》表达过类似观点:“我们仍然看好今后几年集装箱运输市场,它仍将保持不错的增长速度。” 去年5月11日,该公司宣布以现金情势收购世界第3大航运巨头“英荷混血”的铁行渣华(P&O Nedlloyd),每股作价57 欧元,总计金额为23亿欧元(即29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世界海运界的最大1宗交易,收购被业界看做是马士基看好未来航运市场的最好证明政府违法强拆怎么维权。 中远团体总裁魏家福也对航运业前景表示乐观,去年,中远团体1口气向韩国1家造船厂订造了4艘配载1万标箱的集装箱船,预计2008年交付,总价值高达5亿多美元。另外1种观点认为,铁行渣华高层愿意将公司卖给A.P.莫勒─马士基团体,就是担心航运市场出现回落,因此选择价格最高点,将公司卖个好价钱。据铁行渣华团体公布的业绩显示,其2004年营业利润达4.01亿美元。其中集装箱船部门的营业利润增长3倍,到达3.88亿美元。“在经营效益不错的时候把自己卖掉,这是董事会对股东的最好交代,也符合国外公司的行事风格。”1位分析人士称。 信息来源:pack.cn